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电力变压器发展及能效升级对取向硅钢需求的影响
    张凤泉, 汪水泽
    电工钢    2022, 4 (5): 6-.  
    摘要156)      PDF(pc) (872KB)(521)    收藏
    取向硅钢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变压器损耗的主要因素。新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对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变压器、取向硅钢的发展,分析了变压器的损耗与取向硅钢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新能效等级标准实施后对取向硅钢的需求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薄规格取向硅钢电磁特性及在中低频率电力装备中的应用#br#
    程灵, 马光, 韩钰, 陈新, 何承绪, 赵凯美, 张一航
    电工钢    2022, 4 (4): 1-.  
    摘要142)      PDF(pc) (1656KB)(460)    收藏
    针对工频配电网中节能变压器、兆瓦级DC/DC变换器中频隔离变压器、柔性低频交流输电领域低频变压器等电力装备对高性能取向硅钢的应用需求,采用任意波形磁场激励软磁测量系统,研究了0.10~0.27 mm不同牌号取向硅钢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电磁特性,探讨了薄规格取向硅钢在中低频电力装备中的应用前景。与0.10 mm超薄取向硅钢相比,0.18 mm高磁感取向硅钢在15~400 Hz中低频率范围具有更低的损耗特征。0.18 mm产品不仅在轧向的铁损低于0.23 mm和0.27 mm产品,在横向也具有最低损耗优势;但对于相同厚度材料,轧向低损耗并不意味着横向同样具有低损耗。分析了不同厚度取向硅钢电磁特性差异及原因,结果可支撑各类型变压器铁心材料选型。结合工频、中频和低频领域电力装备技术发展对铁心材料性能要求,展望了薄规格取向硅钢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220~1 000 kV电力变压器用取向硅钢质量评估
    程灵, 张燕秉, 马光, 何承绪, 韩钰, 陈云翔
    电工钢    2024, 6 (1): 30-.  
    摘要105)      PDF(pc) (1554KB)(454)    收藏
    对2020-2023年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新建和扩建的220~1 000 kV变电站工程中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用取向硅钢进行了质量监督与评价,共涉及175项变电站工程、24家变压器制造企业、3家取向硅钢生产企业。基于取向硅钢产品技术条件与测试方法标准,抽检了包括20QH070、23QH075、27QH085、30QH100等23个牌号在内的累计超20 000片取向硅钢样品。结果表明,性能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并指出了批次供货取向硅钢产品在磁性能、涂层性能、外观质量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持续开展新入网取向硅钢质量评估,为加强电力变压器质量源头管控,助力打造本质安全电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我国电工钢热轧工艺装备及技术进步
    石祥聚, 冯大军, 孙飞龙, 刘小飞, 张凤泉
    电工钢    2022, 4 (6): 6-.  
    摘要122)      PDF(pc) (2187KB)(423)    收藏
    电工钢的晶粒取向、晶粒大小及板形等因素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进而影响成品磁性能和表观质量,在铸坯成分和组织稳定后,热轧工艺对成品磁性能和表观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而热轧装备则可以保证热轧工艺的实施。本文介绍了国内主要电工钢生产企业热轧工艺装备及技术进步,对1 580 mm、1 880 mm、1 780 mm及1 549 mm热轧线的工艺流程、设备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和归纳,为电工钢热轧生产线的设计和改造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浅谈绿色变压器
    张学明
    电工钢    2022, 4 (6): 29-.  
    摘要138)      PDF(pc) (602KB)(418)    收藏
    对绿色变压器发展的意义进行综合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广东敞开电气绿色制造的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的优势,如三相平衡、节能、节材等,以及绿色变压器应用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必要性,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超高层建筑用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的特点分析
    张学明
    电工钢    2022, 4 (5): 42-.  
    摘要144)      PDF(pc) (630KB)(404)    收藏
    对超高层建筑用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的技术优势、性能及对硅钢材料的性能要求这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得出该变压器具有小型化、轻量化、低噪音、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解决了变压器垂直运输和噪音扰民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气相色谱分析法在油浸式变压器预知诊断中的应用
    樊 龙, 陈 威, 吴 胜
    电工钢    2022, 4 (5): 38-.  
    摘要135)      PDF(pc) (603KB)(387)    收藏
    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供配电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技术,通过采集少量变压器油样进行气体组分和含量分析来判断变压器的内部是否存在故障或者隐患。油浸变压器线圈和铁心全部安装在变压器箱内、浸没在变压器油中,无法直观观察线圈及铁心运行状态,运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本文采用这一方法针对具体案例开展跟踪分析很快发现设备隐患,为最终彻底处理设备隐患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极薄无取向电工钢的高效推进电机的研究
    李建伟, 李雨霖, 马德稷, 张航, 裴瑞琳
    电工钢    2022, 4 (5): 13-.  
    摘要125)      PDF(pc) (941KB)(372)    收藏
    近年来,包括纯电力和混合动力在内的电动飞机电力推进系统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推进电机作为电动飞机最为关键的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动飞机的性能及可靠性。推进电机效率是该技术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本文设计了一款电动飞机推进系统用高效率轴向磁通电机,其定子材料采用极薄无取向电工钢,并将极薄无取向电工钢与常规电工钢在不同频率、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极薄无取向电工钢在高频电机领域能有效提升电机的运行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常化机组RTF段U型辐射管烧嘴的优化
    王昌亮, 董春明
    电工钢    2022, 4 (6): 25-.  
    摘要160)      PDF(pc) (1410KB)(368)    收藏
    介绍了某低NOx  F-L形辐射管烧嘴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该型烧嘴在加热炉使用中存在加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多种有效措施以缩短火焰长度,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电机用取向电工钢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
    胡安芮, 王雷, 张航, 裴瑞琳
    电工钢    2022, 4 (4): 9-.  
    摘要147)      PDF(pc) (1250KB)(352)    收藏
    针对高性能电机日益严苛的转矩密度、效率等指标问题,传统软磁材料的性能已发挥到极致,探索和应用新型软磁材料是提高电机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将沿轧制方向上具有高磁感、低铁损的取向电工钢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齿部的设计,并与传统的无取向电工钢电机进行了对比分析。相比传统材料电机,取向电工钢电机转矩可提升3.4 %,铁损可降低18 %,且电机整体效率有所提升。为取向电工钢软磁材料在高性能电机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RH炉脱硫过程特征热力学分析
    陈玉鑫, 孙亮, 曹仁峰
    电工钢    2022, 4 (6): 1-.  
    摘要117)      PDF(pc) (788KB)(336)    收藏
    在硅钢RH炉精炼过程脱硫实践中发现,RH精炼炉中投入一定量脱硫剂,可以起到脱硫作用。但在[Al]、[Si]含量较高的钢种,没有投入脱硫剂也有脱硫效果。另外,RH炉脱氧前也有一定的脱硫效果,RH炉结束的硫含量一般都要比中间包内硫含量要高。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发现,RH炉精炼过程脱硫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钢水脱氧前,钢水中[C]和[S]反应生成CS气体,有较弱的脱硫效果;第二阶段是脱氧后脱硫阶段,钢渣扩散脱硫、钢水中[Si]和[S]反应生成SiS气体和钢水中[S]、[Al]、[Si]和[Ca]相互作用最终生成CaS。钢水中较高的[Al]和[Si]含量对第二阶段脱硫效果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转炉结束前CS、SiS气体的生成使得铁水[C]元素有一定的脱硫作用。CS气体在转炉持续供氧过程和铁水裸露在空气中时,被氧气氧化生成SO2气体。CaO-CaF2系RH炉用脱硫剂中的CO2组分能够氧化钢水中的[Al]、[Si]等合金元素,同时造成钢水增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薄规格和极薄/超薄硅钢发展态势研究
    陈 卓
    电工钢    2024, 6 (1): 46-.  
    摘要151)      PDF(pc) (661KB)(334)    收藏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薄规格硅钢的需求开始增多,特别是快速自粘结涂层技术的进步,极大程度地拉动了薄规格和极薄/超薄硅钢在驱动电机、高速电机、微电机等高端电机市场的需求。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厂正在求购快速自粘结涂层硅钢,众多硅钢企业以及科研单位、涂料企业、铁心企业纷纷研发快速自粘结涂层和模具冲片技术,从中可以看到薄规格和极薄/超薄硅钢的发展趋势。本文重点阐述薄规格及极薄/超薄硅钢的生产现状、发展及需求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研究进展
    彭小倩, 范刚强, 谭建芬, 杨群, 刘琦
    电工钢    2024, 6 (2): 1-.  
    摘要128)      PDF(pc) (2013KB)(333)    收藏
    高温退火是冷轧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几十年来,许多从业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诸多进展。本文根据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的特征,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设备、工艺和组织生长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高温退火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部分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取向硅钢热轧卷形不良原因分析与改进
    黄素中, 赖云 , 廖德桥, 徐细华
    电工钢    2022, 4 (4): 18-.  
    摘要220)      PDF(pc) (690KB)(332)    收藏
    取向硅钢卷形质量直接关系到成材率,针对某钢厂生产取向硅钢热轧基料卷取尾部滑移,分析了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夹送辊辊缝标定、侧导板位置测量、辊道滞后率调整、精轧轧制中心线调整等措施,取向硅钢的尾部卷形大有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森吉米尔轧机制动时主传动整流器过流故障分析
    丁孟予, 陶桂林, 陈威, 吴道军, 熊金乐, 胡松
    电工钢    2022, 4 (4): 32-.  
    摘要212)      PDF(pc) (1188KB)(330)    收藏
    武钢有限硅钢部某20辊森吉米尔轧机在2016年HiB化改造后,高速轧制断带后机组制动停车过程中,易发生主传动系统整流器交流侧过电流故障。文中介绍了该机组主传动系统组成及轧机断带制动停机控制策略,从能量可回馈型整流器原理入手,通过对制动过程易发生过电流原因分析,找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取向硅钢在电机中的应用及展望
    鹿旭升, 李扬阳, 马德稷, 李志野, 曾鹿滨, 裴瑞琳
    电工钢    2024, 6 (1): 23-.  
    摘要160)      PDF(pc) (1654KB)(321)    收藏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机铁损、提高电机性能,取向硅钢取代无取向硅钢应用于电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电机用取向硅钢应用技术发展,总结了取向硅钢电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每项技术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电机应用取向硅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取向硅钢电机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电机行业的高效、高功率密度和低损耗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罩式退火生产50BW350无取向硅钢工艺研究
    李毅伟, 李德君, 乔浩浩
    电工钢    2022, 4 (4): 28-.  
    摘要153)      PDF(pc) (792KB)(317)    收藏
    本钢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没有电磁搅拌和常化退火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罩式炉退火设备,通过制定合理的化学成分和工艺制度,生产出高牌号50BW350无取向硅钢产品,磁感达到1.70 T,铁损达到3.1 W/kg,满足标准要求,实现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350的批量生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退火均热时间对Fe-3.2 %Si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影响研究
    裴英豪, 夏雪兰, 施立发, 祁旋, 陈明侠, 刘青松
    电工钢    2022, 4 (6): 16-.  
    摘要130)      PDF(pc) (1042KB)(316)    收藏
    研究了连续退火均热时间对Fe-3.2 %Si高牌号无取向硅钢P1.0/50和P1.5/50铁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均热时间的增加,P1.0/50和P1.5/50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1.0/50在110 s时最低值为1.008 W/kg,而P1.5/50在90 s时最低值为2.601 W/kg;当退火均热时间从50 s增加到130 s时,平均晶粒尺寸从70 μm增加至164 μm。均热时间短,{110}〈001〉取向晶粒尺寸小、数量多,其织构组分强度高;随着均热时间增加,γ纤维和{100}〈0vw〉、{110}〈001〉强度增强,但增幅逐渐变缓。在退火温度1 000 ℃×90 s工艺下,Fe-3.2 %Si可获得较优异的,P1.0/50和P1.5/50铁损性能和均匀性高的材料组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0.35 mm高性能取向硅钢的工艺研究
    田文洲, 王雄奎, 赵胜利, 骆新根, 丁 哲
    电工钢    2022, 4 (5): 1-.  
    摘要125)      PDF(pc) (1835KB)(311)    收藏
    研究了0.35 mm厚度低温板坯加热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常化时控制高温段气氛进行微脱碳,控制常化组织的同时,为连续退火时脱碳效率的提升创造条件。连续退火时,通过控制脱碳前段分压比(pH2O/pH2)、退火温度和渗氮量,使初次晶粒尺寸和抑制剂强度良好匹配。高温退火时,二次再结晶之前,采用高氮比例气氛,以减缓抑制剂能力的减弱,最终获得磁感B800≥1.91 T、铁损P1.7/50≤1.15 W/kg的厚规格0.35 mm高性能取向硅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张力计在酸连轧轧机的应用及改进
    张小军, 杨 瑶
    电工钢    2022, 4 (6): 32-.  
    摘要220)      PDF(pc) (1426KB)(307)    收藏
    介绍了太钢冷轧硅钢厂酸连轧机组张力计在轧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张力计出现的不稳定性,故障率频发。为了确保张力计测量精度的稳定性,对张力计的故障点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