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倩, 李洋, 姜伟宁, 武晓龙, 杨平, 张海利. 等温退火温度对薄规格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J]. 电工钢, 2023, 5(6): 1-7. |
[2] |
李莉, 张一凡, 罗理, 蒋奇武, 王项龙, 贾志伟. 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板材厚度对二次再结晶演变规律的影响[J]. 电工钢, 2023, 5(6): 8-13. |
[3] |
樊立峰, 付余洁, 岳尔斌 , 胡文豪, 裘韶均, 金进文, 王德斌, 欧阳炜, 张博睿, 韦泽. 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研究[J]. 电工钢, 2023, 5(6): 14-18. |
[4] |
(译)王杰, 潘妮. 一次再结晶晶粒度和渗氮量以及二次再结晶升温速度等因素对取向电磁钢板磁性能的影响#br#[J]. 电工钢, 2022, 4(5): 54-. |
[5] |
杨平, 李洋, 顾新福, 李观军, 恽建刚. 低温加热渗氮型取向硅钢二次晶粒取向度下降成因分析[J]. 电工钢, 2022, 4(3): 1-. |
[6] |
刘敏, 郭小龙, 吴章汉, 高洋, 杜玉泉, 宋刚. 取向硅钢高温退火时内氧化层与MgO反应过程研究[J]. 电工钢, 2021, 3(6): 1-. |
[7] |
杨平, 李洋, 顾新福, 张海利, 贾志伟. 薄规格取向硅钢晶粒异常长大时的组织、织构稳定性与表面效应分析[J]. 电工钢, 2021, 3(5): 1-. |
[8] |
张海利, 贾志伟, 李洋, 罗理, 张静, 李莉, 杨平, 蒋奇武. 0.20 mm薄规格取向硅钢的开发及关键工艺探讨[J]. 电工钢, 2021, 3(5): 10-. |
[9] |
(译)王杰, 潘妮. 取向电磁钢板高温退火初期采用Ar气作为保护气氛对镁橄榄石被膜质量的影响#br#[J]. 电工钢, 2021, 3(3): 46-. |
[10] |
周玉骏, 胡守天, 沈昕怡, 周前华, 党宁员. 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炉内罩内钢卷温度均匀化仿真分析[J]. 电工钢, 2020, 2(1): 22-26. |
[11] |
刘鹏程, 刘宝志, 李 刚, 黄 斌, 王 强, 张 浩, 李守军, 戚 伟. 用于取向硅钢生产的隧道式高温退火炉研究[J]. 电工钢, 2019, 1(2): 54-57. |
[12] |
申明辉, 杨佳欣, 郭小龙, 骆新根, 高洋, 程祥威. Bi对低温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组织和织构的影响[J]. 电工钢, 2019, 1(1): 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