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取向硅钢热轧酸洗板水纹印缺陷成因分析及对策
    熊智威, 杨秀枝, 王自荣, 邹威
    电工钢    2022, 4 (3): 17-.  
    摘要326)      PDF(pc) (1081KB)(188)    收藏
    针对普通取向硅钢二次酸洗过程中产生的热轧酸洗表面水纹印缺陷,采用缺陷微观特征分析、缺陷区能谱元素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缺陷类型,并根据生产关联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产生原因。结果表明:二次酸洗后表面粗糙度差异是水纹印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关联性分析发现,一次酸洗后缓蚀剂吸附区氧化铁皮剩余量与酸液中缓蚀剂残留的浓度有关。通过采取排空酸槽和循环罐中残留缓蚀剂的酸液、降低酸洗计划初期酸液温度等措施,使酸洗水纹印的缺陷发生率从 18.73 %降到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响应曲面在高牌号硅钢拉伸试样加工面粗糙度试验研究#br#
    张宏岭, 金鑫, 向前, 熊立波, 陈慈辉, 王心
    电工钢    2022, 4 (4): 38-.  
    摘要229)      PDF(pc) (2023KB)(190)    收藏
    文中采用高速动态加工技术,探究对高牌号硅钢拉伸试样加工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基于曲面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建立了预测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法检验模型,结合高速动态加工理论分析加工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及其平方项对加工面粗糙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轴向切深,最后是每齿进给量及其与主轴转速的交互作用,建立的加工面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为实际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可根据实际加工条件运用响应曲面设计,结合动态加工理论,应用于其他材料拉伸试样的高效加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单机架冷轧支撑辊边部剥落原因分析
    王 玕
    电工钢    2022, 4 (5): 24-.  
    摘要222)      PDF(pc) (547KB)(181)    收藏
    针对单机架冷轧生产中高牌号硅钢过程中出现的支撑辊剥离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认为,加工硬化、接触疲劳、辊身边部倒角设计及磨削量不足是造成轧辊剥落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合理的使用维护方法与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取向硅钢热轧卷形不良原因分析与改进
    黄素中, 赖云 , 廖德桥, 徐细华
    电工钢    2022, 4 (4): 18-.  
    摘要220)      PDF(pc) (690KB)(332)    收藏
    取向硅钢卷形质量直接关系到成材率,针对某钢厂生产取向硅钢热轧基料卷取尾部滑移,分析了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夹送辊辊缝标定、侧导板位置测量、辊道滞后率调整、精轧轧制中心线调整等措施,取向硅钢的尾部卷形大有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张力计在酸连轧轧机的应用及改进
    张小军, 杨 瑶
    电工钢    2022, 4 (6): 32-.  
    摘要220)      PDF(pc) (1426KB)(307)    收藏
    介绍了太钢冷轧硅钢厂酸连轧机组张力计在轧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张力计出现的不稳定性,故障率频发。为了确保张力计测量精度的稳定性,对张力计的故障点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纯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牛宇豪, 王海军
    电工钢    2022, 4 (3): 29-.  
    摘要214)      PDF(pc) (565KB)(182)    收藏
    纯铁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铁基原料,因其优良性能一直以来被国内外国家广泛使用,国内外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对于纯铁高纯化发展研究工作高度重视。 介绍了我国对不同类别的纯铁牌号、规格、成分含量的规定,以及生产中工业纯铁主要冶炼方式和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超高纯铁制备技术的探索成果。分析了国内太钢、鞍钢、邢钢等企业大规模生产工业纯铁的工艺流程,并将我国企业与日本JFE公司生产的工业纯铁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纯铁高纯化的发展趋势,电渣重熔技术、空间电泳提纯技术的发展给纯铁高纯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森吉米尔轧机制动时主传动整流器过流故障分析
    丁孟予, 陶桂林, 陈威, 吴道军, 熊金乐, 胡松
    电工钢    2022, 4 (4): 32-.  
    摘要212)      PDF(pc) (1188KB)(330)    收藏
    武钢有限硅钢部某20辊森吉米尔轧机在2016年HiB化改造后,高速轧制断带后机组制动停车过程中,易发生主传动系统整流器交流侧过电流故障。文中介绍了该机组主传动系统组成及轧机断带制动停机控制策略,从能量可回馈型整流器原理入手,通过对制动过程易发生过电流原因分析,找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MIEBACH激光焊机压板回路分流集流阀寿命短的原因分析#br#
    刘 方
    电工钢    2022, 4 (5): 27-.  
    摘要209)      PDF(pc) (1135KB)(292)    收藏
    介绍了分流集流阀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对某APL常化酸洗机组的MIEBACH激光焊机压板升降液压回路分流集流阀使用寿命较短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流集流阀原设计选型额定流量无法满足现场实际流量,阀芯动作时冲击较大,频繁动作冲击造成阀芯断裂损坏。在调节液压回路中的其他液压阀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后,根据实际流量和工况对分流集流阀进行改造升级,在保证焊机压板升降动作正常的同时,也彻底解决了分流集流阀寿命短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日立金属非晶带材的发展
    马长松
    电工钢    2023, 5 (4): 38-.  
    摘要208)      PDF(pc) (684KB)(229)    收藏
    日立金属是世界第一大非晶带材生产商,2023年更名为博迈立铖(Proterial)。本文对其非晶带材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对比了单炉间歇式和多炉连续式非晶制带工艺特点;多炉连续式非晶制带可以实现多炉连浇,带材连续卷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材率,但对生产设备、工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介绍了该公司的非晶产品和在新用途、新标准方面的探索,包括开发的高磁感非晶产品HB1M和磁畴细化低铁损产品MaDC-A TM,可以有效降低铁心损耗;通过回收废旧非晶配变铁心作为非晶制带原料,可以实现原料成本降低和产品的循环利用;积极拓展其他领域应用,如非晶电机、太阳能发电用非晶电抗器铁心和Ni基非晶焊材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冷轧硅钢六辊可逆轧机板形与退火线跑偏关联性分析#br#
    孙敏
    电工钢    2022, 4 (3): 34-.  
    摘要205)      PDF(pc) (4667KB)(186)    收藏
    针对硅钢退火线跑偏问题,通过对轧硬卷带钢在退火线辊面上运行的受力分析,结合马钢冷轧硅钢六辊可逆轧机实际板形,得出轧机板形与退火线跑偏的关联性。根据硅钢产线实际状况及板形与跑偏的关联性分析,制定退火线跑偏改善有效措施,并配合退火线辊系改造及纠偏能力提升,对跑偏治理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不同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组织的影响
    谢文亮, 程祥威, 刘敏, 郭小龙, 高洋
    电工钢    2022, 4 (4): 14-.  
    摘要188)      PDF(pc) (866KB)(271)    收藏
    以现有取向硅钢热轧板为初始材料,利用金相显微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常化板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硅钢经常化后原有的条带组织明显减少,晶粒明显长大粗化,特别是在表层,铁素体晶粒尺寸达到34 μm。取向硅钢常化板组织有利于改善后续冷轧轧制和脱碳工艺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冷轧硅钢横向同板差优化方案研究
    曲义振, 胡柯, 薛登峰, 裴英豪
    电工钢    2022, 4 (4): 45-.  
    摘要187)      PDF(pc) (831KB)(247)    收藏
    对冷轧硅钢横向同板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6 Sigma的研究方法,开展DOE实验方案设计,得到同板差与4个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各变量进行优化,得到同板差最优值。在满足客户对同板差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热轧平均凸度,对中间辊窜辊、辊型进行优化,以减少冷轧切边量、避免切边浪费、提高硅钢综合成材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氮化处理后两次退火对取向电磁钢板高温退火和磁性能的影响#br#
    (译)王杰, 潘妮
    电工钢    2022, 4 (5): 58-.  
    摘要179)      PDF(pc) (432KB)(109)    收藏
    低温板坯加热工艺中,冷轧板经脱碳退火后进行氮化处理,对二次再结晶起到重要作用的抑制剂主要成分N元素局限在表面层。在高温退火的升温阶段,表层的N元素向钢板内部扩散,抑制剂沿板厚方向均匀分布。但是,如何积极活用N元素在板厚方向的不均匀状态来改善二次再结晶和磁性能,根据N元素在钢板厚度方向分布的不均匀性特点,提出了在氮化后至高温退火之前再实施一次退火,由此获得了全新的发现和新的思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退火温度对0.5 % Si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br#
    魏庆庆, 陈冬梅, 刘海涛
    电工钢    2022, 4 (3): 22-.  
    摘要174)      PDF(pc) (3598KB)(162)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索了0.5 % Si无取向硅钢冷轧后退火温度对其组织、织构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从675 ℃提高到725 ℃时,再结晶率逐渐增加,725 ℃时完全再结晶。随着退火温度从725 ℃升到850 ℃,平均晶粒尺寸从18.2 μm增加到40.2 μm。随着退火温度从675 ℃提高到850 ℃,P1.5/50从10.5 W/kg降低到4.6 W/kg。当退火温度从675 ℃提高到725 ℃时,由于再结晶率增加,磁感逐渐增加。当退火温度从725 ℃升到850 ℃时,不利的{111}取向晶粒面积分数由35.8 %增加至40.4 %,有利的{001}和Goss取向晶粒面积分数由14.8 %降低到12.8 %,从而使B50从1.76 T降低至到1.74 T。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退火温度以获得较低的铁损与较高的磁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新贸易环境下我国取向硅钢的发展机遇与使命
    徐劲松
    电工钢    2022, 4 (6): 22-.  
    摘要170)      PDF(pc) (383KB)(282)    收藏
    取向硅钢是关系电力发展的重要材料,公平的取向硅钢市场环境有助于我国输变电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国家依法采取的反倾销贸易措施,为我国取向硅钢及输变电产业链营造了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面向未来,我国取向硅钢产业使命在肩,要在自身进步的同时,与变压器企业携手领创用材等级提升,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并将继续为国家“双碳”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氧化铝隔离涂层中添加硼化合物对镜面化取向电磁钢板磁性能的影响#br#
    (译)王杰, 潘妮
    电工钢    2022, 4 (3): 49-.  
    摘要166)      PDF(pc) (383KB)(52)    收藏
    以氧化铝为主成分的退火隔离剂添加硼化合物,该硼化合物在高温退火时发生分解,分解后的硼元素(B)侵入钢中起到辅助抑制剂的作用,又因为以氧化铝退火隔离剂在钢板表面上不形成镁橄榄石被膜,因此所添加的B侵入钢中的效率高。此外,添加Sn和Sb化合物易在钢板表面偏析,成为N逸出的壁垒,使AlN或(Al,Si)N等抑制剂在二次再结晶发生之前更稳定,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磁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高磁感取向电磁钢板采用渗氮法的热轧精轧终了温度及急冷时间对磁性能的影响#br#
    (译)王杰, 潘妮
    电工钢    2022, 4 (3): 53-.  
    摘要165)      PDF(pc) (510KB)(120)    收藏
    热轧板坯加热温度在1 350 ℃以下,虽然部分抑制剂元素被固溶,但是二次再结晶所需要的抑制剂强度并不充分,于是在脱碳退火后至二次再结晶之前要对钢板氮化处理。此外热轧的精轧终了温度(FDT)最好在900~1 050 ℃,卷取温度在500~600 ℃之间,精轧终了应采用急冷方式到达卷取温度,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获得磁性能优良的产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常化机组RTF段U型辐射管烧嘴的优化
    王昌亮, 董春明
    电工钢    2022, 4 (6): 25-.  
    摘要160)      PDF(pc) (1410KB)(368)    收藏
    介绍了某低NOx  F-L形辐射管烧嘴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该型烧嘴在加热炉使用中存在加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多种有效措施以缩短火焰长度,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取向硅钢在电机中的应用及展望
    鹿旭升, 李扬阳, 马德稷, 李志野, 曾鹿滨, 裴瑞琳
    电工钢    2024, 6 (1): 23-.  
    摘要160)      PDF(pc) (1654KB)(321)    收藏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机铁损、提高电机性能,取向硅钢取代无取向硅钢应用于电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电机用取向硅钢应用技术发展,总结了取向硅钢电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每项技术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电机应用取向硅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取向硅钢电机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电机行业的高效、高功率密度和低损耗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高品质取向硅钢关键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宋天乐, 王仲亮, 包燕平, 顾 超
    电工钢    2023, 5 (2): 5-12.  
    摘要159)      PDF(pc) (1350KB)(277)    收藏
    取向硅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制造行业的铁硅二元合金,需要具备低铁损、高磁感应强度、低磁时效、良好冲片性能和高表面质量等特殊性质。它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复杂,化学成分控制严格,根据生产方式和使用性能主要分为普通取向硅钢(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B)。本文从取向硅钢的产品要求入手,介绍了日本川崎制铁、新日铁和我国宝武、首钢等国内外企业生产最新进展,探讨了该类型钢材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并着重介绍了取向硅钢的关键生产技术,最后论述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异步轧制、细化磁畴、无传统抑制剂生产、双取向硅钢和磁场退火等6种生产取向硅钢的新工艺,展望了取向硅钢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