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28
上一期   
2024年第四期封面+目次+封底
2024, 6(4):  0. 
摘要 ( 66 )   PDF (514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冷轧硅钢近10年发展现状及方向研究
张凤泉, 张维林, 孙文权
2024, 6(4):  1. 
摘要 ( 102 )   PDF (2417KB) ( 2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中国电工钢近年来产量、进出口量、产品结构变化以及标准、牌号及磁感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工钢现状;通过对近2年电工钢价格指数变化分析,说明符合正常的市场规律;从电工钢产品、工艺装备方面提出了电工钢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电工钢标准的几点建议。
900 ℃常化态无取向硅钢织构演化的原位EBSD研究
薛 峰, 耿志宇, 郭 函, 王 莹, 李天怡, 刘旭明
2024, 6(4):  9. 
摘要 ( 61 )   PDF (3757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内原位拉伸试验机对高牌号常化态无取向硅钢进行织构演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牌号常化态无取向硅钢晶粒取向主要由(011)\[100\]构成,在原位拉伸力作用下,晶粒取向不断向(233)\[3-1-1\]、(112)\[2-41\]、(001)\[110\]和(455)\[5-22\]等晶体取向转变。从ODF的变化上,高牌号常化态无取向硅钢织构类型由最初的{011}〈100〉高斯织构逐渐向面织构转化,织构取向密度随拉伸变形不断下降,并最终形成{113}〈631〉织构和{100}〈011〉旋转立方织构。无取向硅钢中的AlN由于和基体的位相关系,在原位拉伸过程中,对常化态初始晶粒取向的滑移和变化产生阻碍,防止其成为主要取向,对最终形成{113}〈631〉织构和{100}〈011〉旋转立方织构的晶粒具有重要作用。

Hi-B钢脱碳板氧化层厚度对底层的影响
庞树芳, 游清雷, 蒋奇武, 贾志伟, 罗 理
2024, 6(4):  17. 
摘要 ( 79 )   PDF (1705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ThermoCalc软件模拟取向硅钢脱碳退火板的氧化过程,分析不同pH2O/pH2值可以生成的氧化物,发现800 ℃脱碳退火时pH2O/pH2值的范围在0.19~23时,脱碳氧化生成物是FeO和Fe2SiO4。采用辉光光谱仪分析三种不同氧含量的脱碳退火板的氧化层组成与脱碳退火板对应的成品板的表面特征。发现脱碳退火板的总氧含量不同,但是表层的氧含量相近而且都非常高。随脱碳退火板中氧含量增加,脱碳退火板氧化层厚度增加。三种成品板的表层绝缘膜中的氧含量几乎相同,与氧化层最厚的脱碳退火板对应的成品板的硅酸镁底层也最厚,尖晶石的钉扎最深。
常化加热速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
黄建龙, 石文敏
2024, 6(4):  22. 
摘要 ( 73 )   PDF (4188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常化过程中不同加热速度对显微组织、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度从16 ℃/s提高到100 ℃/s,热轧试样常化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先变大后变小;加热速度达到50 ℃/s后,{100}、{210}、{111}等取向晶粒平均尺寸显著增大,γ取向线织构明显削弱。加热速度提高到50 ℃/s以上,λ取向线织构强度有所提高,η取向线织构在加热速度为50 ℃/s时强度最高。常化加热速度为50 ℃/s时试样的织构因子TF最大,此时织构最为有利。

终轧温度与常化时间对高强无取向硅钢析出物的影响
刘朋成, 郝娟娟, 吴忠旺, 李宗维, 孙婷婷
2024, 6(4):  27. 
摘要 ( 68 )   PDF (1912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及常化时间对高强无取向硅钢中析出物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化板、冷轧脱碳板和成品板中析出物类型相似,主要包括AlN+Nb(C, N)+Ti(C, N)复合析出物及以AlN和Ce(S, O)为中心的球状含稀土复合析出物。适当提高终轧温度、延长常化时间,常化板中析出物尺寸增大,面密度下降,且此趋势最终遗传到成品板中。终轧温度为1 000 ℃、常化时间为5 min时,成品板析出物尺寸集中分布在0.3~1.0  μm范围内,析出物面密度为79个/1 000 μm2
热轧无取向硅钢断面形状的优化控制研究
郭立合, 李振忠, 孙 浩, 刘世英 , 王 超
2024, 6(4):  35. 
摘要 ( 70 )   PDF (1301KB) ( 2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轧无取向硅钢的产品精度需要热轧提供优良的原料保证,热轧厂为冷轧厂提供无取向硅钢冷轧基料的产品断面形状直接遗传到冷轧最终的产品尺寸。热轧全工序在保证产品最终的凸度、楔形及横向厚差方面的精准控制,涉及板坯质量、加热炉烧钢质量、粗轧板形控制、精轧辊型设计、对中轧制及窜辊策略等工艺要点的精准控制,确保了最终的热轧成品断面形状的控制精度,为后工序的冷轧轧制提供断面保证。
本钢取向硅钢热轧基料BRQ的开发
李德君, 张 冰, 王 飞, 朱荣鑫
2024, 6(4):  40. 
摘要 ( 81 )   PDF (1134KB) ( 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本钢结合自身设备条件开发取向硅钢热轧基料实践,阐述了如何根据本钢炼钢及连铸工序设备特点和极限条件,设计取向硅钢BRQ热轧基料的冶炼和热轧工艺,控制并解决了无二冷段电搅导致的铸坯组织问题,以及热轧板坯加热炉装炉、温度和时间控制,3/4连轧机组粗精轧区域温降、速度和稳定性等问题。通过工艺优化,形成对应有限设备条件的工艺和生产方案,实现了取向硅钢热轧基料BRQ的稳定生产。
激光刻痕降低取向硅钢铁损的研究现状
张嘉声, 张建旨, 刘 婷
2024, 6(4):  45. 
摘要 ( 99 )   PDF (530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光刻痕是降低取向硅钢铁损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唯一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刻痕技术。本文列举了细化取向硅钢磁畴的各种技术及其优缺点,综述了激光刻痕系统的种类和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并对激光刻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水冷辊直连传动开发和应用
李朝进, 费东东, 黄鸿伟, 黄齐纲
2024, 6(4):  49. 
摘要 ( 54 )   PDF (1699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某常化炉水冷辊易弯曲变形、运转跳动、卡阻等传动不平稳问题分析,提出了水冷辊直连传动方案并实施,实施后水冷辊传动稳定,消除了原有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对提升钢厂企业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TMEIC激光焊机氦气降本研究
夏 欢, 段亚东, 刘 胜, 吴 琛
2024, 6(4):  54. 
摘要 ( 54 )   PDF (1164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氦气作为激光焊机焊接时重要的工作气体,控制其消耗量有利于降低成本。以氦气消耗量为研究目标,从氦气吹扫时间、工作头吹扫范围、气站二次减压等方面对TMEIC激光焊机进行了优化,降低了氦气的消耗量,并提高了焊缝质量,有效地降低了激光焊机氦气成本。
消除应力退火后磁感强度仍保持优良的无取向电磁钢板
(译)王杰, 潘妮
2024, 6(4):  58. 
摘要 ( 52 )   PDF (587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轧的精轧温度为850~950 ℃,精轧最终道次轧辊的“异转速率”在1 %以上,因剪切变形的强化使轧辊和钢板表面的摩擦产生了特异的金属流动变形,因此在钢板的表面层(表面~1/4t)部位的{100}<001>取向度在6以上,{223}<252>方位取向度在6以下。测定出钢板全周方向的平均磁感B50,设消除应力退火前磁感为BA,消除应力退火后磁感为BB,其BB/BA在0.970以上,磁性能仍保持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