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宗旨
期刊简介
编辑部介绍
收录情况
版权声明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外审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8
上一期
渗硅+退火对取向硅钢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
杨 鑫, 刘 刚
2021, 3(2): 1-4.
摘要
(
174
)
PDF
(640KB) (
9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3 %取向硅钢经过固体渗硅+扩散退火后组织、物相、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 ℃下渗硅6 min可以在取向硅钢上制备出组织良好的化合物层,表面物相为Fe3Si和FeSi;经1 050 ℃退火1 h后,得到组织性能良好的退火样品,当退火时间为2 h,得到硅的质量分数接近6.5 %(6.43 %)的均匀化样品,表面物相变为单一的α-Fe相;经过渗硅+退火后,样品的高频铁损显著降低(50 %~86 %),其中退火1 h样品铁损降低率更高。经渗硅+退火后,磁感应强度降低。
取向硅钢表面白条缺陷成因分析
王自荣, 杨秀枝, 熊智威, 李江波, 蔡 苗
2021, 3(2): 5-10.
摘要
(
258
)
PDF
(1237KB) (
7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取向硅钢成品表面白条缺陷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表面微观形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截面形貌及酸洗后缺陷区域表面形貌,能谱仪进行能谱成分分析。研究表明:白条缺陷微观观察都存在椭圆状绝缘涂层脱落,缺陷区的硅酸镁底层生成异常,厚度远超正常区域,白条缺陷区在涂氧化镁之前已损伤。白条缺陷区经酸洗后发现含有以O、Al、Si为主要成分的针状物,该针状物来源于脱碳退火炉中的耐火纤维,耐火纤维在脱碳退火时掉落并粘附到钢带表面,二次轧制时耐火纤维压入钢带表面,破坏了氧化膜,导致硅酸镁底层的生成受到影响,高温退火后产品表面产生了白条缺陷。通过改进保温耐火纤维使用方法,消除了该缺陷。
含铜取向硅钢热轧工艺优化
吴 进, 万方潜, 张庆春
2021, 3(2): 11-15.
摘要
(
135
)
PDF
(1798KB) (
5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含铜取向硅钢牌号判级标准提高,通过控制其热轧关键工艺,制定有效的精轧速度控制优化模式,降低精轧纯轧时间和提高精轧终轧温度,显著提升了牌号合格率。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终轧温度下,含铜取向硅钢热轧板中产生更多的弥散析出相、热轧板1/4层处{110}面织构明显增多,生产实践中有效的精轧速度控制优化模式对磁性能提升有明显作用。
卷取温度对0.5 %Si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
陆佳栋, 吴圣杰, 李 慧, 岳重祥
2021, 3(2): 16-20.
摘要
(
156
)
PDF
(2414KB) (
6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工业生产,研究了卷取温度对0.5 %Si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由600 ℃提升至700 ℃,热轧组织均匀且晶粒尺寸变大;冷轧退火后成品晶粒尺寸也随之变大,退火成品有利织构组分增加,不利织构组分减少,退火成品铁损降低,磁感升高。当卷取温度为700 ℃时,成品磁性能更优,铁损P1.5/50为5.329 W/kg,磁感B50为1.762 T。
RH精炼工艺对无取向电工钢质量的影响
李慈颖, 隋亚飞, 田 飞, 谢 凯, 吴高亮, 吴泽交
2021, 3(2): 21-31.
摘要
(
173
)
PDF
(2678KB) (
6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无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成本,分析了RH精炼工艺在不同钢水循环流量下各工序夹杂物的演变规律、成品磁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RH精炼工艺的变化对钢液中夹杂物组成、热轧材样夹杂物数量和成品磁性能无明显影响,对表面质量有负相关影响,钢水循环流量越大,表面夹杂物降低等级的比例越低。RH出站,钢液中夹杂物当量面积,尤其是5 μm以上较大夹杂物与钢水循环流量呈负相关的影响,热轧材样中夹杂物(包括第二相析出物)主要是第二相析出物AlN和MnS、少量的氧化物夹杂,其数量与RH精炼工艺无相关性。在保证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RH工序可适当调整钢水循环流量,降低生产成本。
铝酸钙系RH精炼脱硫的动力学分析与实践
陈玉鑫, 孙亮, 陈峰, 曹仁峰
2021, 3(2): 32-39.
摘要
(
145
)
PDF
(1440KB) (
5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某厂现用的CaO-CaF2体系脱硫剂目前存在的侵蚀和保存不良问题,采用了铝酸钙脱硫工艺,并进行了工业试验,利用试验数据对深脱硫的可能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根据对脱硫剂的渣钢间硫分配比、熔化速度和RH炉真空室残渣的影响分析,铝酸钙脱硫剂的Al2O3设计为33 %~37 %;铝酸钙体系RH炉脱硫剂的最佳粒度范围为3~5 mm。工业试验表明,脱硫效果与脱硫剂加入量和初始硫含量呈线性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当钢液中初始硫质量分数低于30×10
-6
时,深脱硫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但当初始硫质量分数高于30×10
-6
时,深脱硫的成功率很低,即便大幅度增加脱硫剂加入量也效果不佳。铝酸钙体系脱硫剂相对于CaO-CaF2体系脱硫剂,合金收得率有所提高。
电工钢张力测量数据分析及闭环控制的建立
何 可, 高 炎
2021, 3(2): 40-43.
摘要
(
120
)
PDF
(851KB) (
6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现代化测量技术,采用数字管理手段,实现了对张力传感器测量信号的实时监测、记录及异常报警信息收集。同时,采用现代信号处理和分析方法,提出EMD(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分解张力信号,可以在线实时提取和分析张力传感器故障特征,并进行闭环控制,可用于检测与诊断传感器早期故障,优化张力差控制轧制模型,提高轧制后的电工钢产品质量。
提高CSP均热炉运行效率的措施
陈 猛, 姜 南, 程 曦
2021, 3(2): 44-48.
摘要
(
152
)
PDF
(625KB) (
4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CSP在提高生产节奏情况下,CSP均热炉存在的制约环节,并从减少在炉时间、提高加热效率和快速炉辊清理等方
面,提出了相关提高CSP均热炉运行效率的措施。
新能源汽车驱动马达用高强度无取向电磁钢板
(译)王杰, 潘妮
2021, 3(2): 49-53.
摘要
(
102
)
PDF
(615KB) (
2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日本住友金属所开发的高强度无取向电磁钢板,其特点是在钢中添加抑制位错消失的元素,冷轧时引入大量的位错,热处理时控制再结晶面积的比率使大量的位错残存在钢的组织内从而获得优良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满足了IPM马达转子的材料要求。
旋叠片的电机定子铁心用无取向电磁钢板
(译)王杰, 潘妮
2021, 3(2): 54-57.
摘要
(
62
)
PDF
(431KB) (
2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定子铁心;螺旋叠片;机械性能;折痕
能降低镁橄榄石被膜生成温度的MgO退火隔离剂
(译)王杰, 潘妮
2021, 3(2): 58-61.
摘要
(
89
)
PDF
(500KB)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发明的氧化镁粒度细小,均匀,分散性好,附着性强,因此反应性也良好,使生成镁橄榄石被膜的温度大大降低,实施例中达到800~900 ℃。如果在低温下能生成镁橄榄石被膜,那么随着温度升高,氧化镁继续释放出的水分会氧化钢板,造成被膜不均匀缺陷被避免,将显著提高被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