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28
上一期   
薄规格取向硅钢电磁特性及在中低频率电力装备中的应用#br#
程灵, 马光, 韩钰, 陈新, 何承绪, 赵凯美, 张一航
2022, 4(4):  1. 
摘要 ( 142 )   PDF (1656KB) ( 4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工频配电网中节能变压器、兆瓦级DC/DC变换器中频隔离变压器、柔性低频交流输电领域低频变压器等电力装备对高性能取向硅钢的应用需求,采用任意波形磁场激励软磁测量系统,研究了0.10~0.27 mm不同牌号取向硅钢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电磁特性,探讨了薄规格取向硅钢在中低频电力装备中的应用前景。与0.10 mm超薄取向硅钢相比,0.18 mm高磁感取向硅钢在15~400 Hz中低频率范围具有更低的损耗特征。0.18 mm产品不仅在轧向的铁损低于0.23 mm和0.27 mm产品,在横向也具有最低损耗优势;但对于相同厚度材料,轧向低损耗并不意味着横向同样具有低损耗。分析了不同厚度取向硅钢电磁特性差异及原因,结果可支撑各类型变压器铁心材料选型。结合工频、中频和低频领域电力装备技术发展对铁心材料性能要求,展望了薄规格取向硅钢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机用取向电工钢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
胡安芮, 王雷, 张航, 裴瑞琳
2022, 4(4):  9. 
摘要 ( 147 )   PDF (1250KB) ( 3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性能电机日益严苛的转矩密度、效率等指标问题,传统软磁材料的性能已发挥到极致,探索和应用新型软磁材料是提高电机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将沿轧制方向上具有高磁感、低铁损的取向电工钢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齿部的设计,并与传统的无取向电工钢电机进行了对比分析。相比传统材料电机,取向电工钢电机转矩可提升3.4 %,铁损可降低18 %,且电机整体效率有所提升。为取向电工钢软磁材料在高性能电机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不同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组织的影响
谢文亮, 程祥威, 刘敏, 郭小龙, 高洋
2022, 4(4):  14. 
摘要 ( 188 )   PDF (866KB) ( 2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现有取向硅钢热轧板为初始材料,利用金相显微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常化板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硅钢经常化后原有的条带组织明显减少,晶粒明显长大粗化,特别是在表层,铁素体晶粒尺寸达到34 μm。取向硅钢常化板组织有利于改善后续冷轧轧制和脱碳工艺情况。
取向硅钢热轧卷形不良原因分析与改进
黄素中, 赖云 , 廖德桥, 徐细华
2022, 4(4):  18. 
摘要 ( 220 )   PDF (690KB) ( 3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取向硅钢卷形质量直接关系到成材率,针对某钢厂生产取向硅钢热轧基料卷取尾部滑移,分析了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夹送辊辊缝标定、侧导板位置测量、辊道滞后率调整、精轧轧制中心线调整等措施,取向硅钢的尾部卷形大有提升。
中小电机新能效等级对无取向电工钢需求的影响
张凤泉, 汪水泽
2022, 4(4):  21. 
摘要 ( 137 )   PDF (1012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机新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对硅钢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小电机、无取向电工钢的发展,分析了电机的损耗与硅钢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新能效等级标准实施后对无取向电工钢的需求预测。
罩式退火生产50BW350无取向硅钢工艺研究
李毅伟, 李德君, 乔浩浩
2022, 4(4):  28. 
摘要 ( 153 )   PDF (792KB) ( 3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钢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没有电磁搅拌和常化退火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罩式炉退火设备,通过制定合理的化学成分和工艺制度,生产出高牌号50BW350无取向硅钢产品,磁感达到1.70 T,铁损达到3.1 W/kg,满足标准要求,实现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350的批量生产。
森吉米尔轧机制动时主传动整流器过流故障分析
丁孟予, 陶桂林, 陈威, 吴道军, 熊金乐, 胡松
2022, 4(4):  32. 
摘要 ( 212 )   PDF (1188KB) ( 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钢有限硅钢部某20辊森吉米尔轧机在2016年HiB化改造后,高速轧制断带后机组制动停车过程中,易发生主传动系统整流器交流侧过电流故障。文中介绍了该机组主传动系统组成及轧机断带制动停机控制策略,从能量可回馈型整流器原理入手,通过对制动过程易发生过电流原因分析,找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基于响应曲面在高牌号硅钢拉伸试样加工面粗糙度试验研究#br#
张宏岭, 金鑫, 向前, 熊立波, 陈慈辉, 王心
2022, 4(4):  38. 
摘要 ( 229 )   PDF (2023KB) ( 1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中采用高速动态加工技术,探究对高牌号硅钢拉伸试样加工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基于曲面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建立了预测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法检验模型,结合高速动态加工理论分析加工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及其平方项对加工面粗糙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轴向切深,最后是每齿进给量及其与主轴转速的交互作用,建立的加工面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为实际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可根据实际加工条件运用响应曲面设计,结合动态加工理论,应用于其他材料拉伸试样的高效加工。
冷轧硅钢横向同板差优化方案研究
曲义振, 胡柯, 薛登峰, 裴英豪
2022, 4(4):  45. 
摘要 ( 187 )   PDF (831KB)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冷轧硅钢横向同板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6 Sigma的研究方法,开展DOE实验方案设计,得到同板差与4个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各变量进行优化,得到同板差最优值。在满足客户对同板差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热轧平均凸度,对中间辊窜辊、辊型进行优化,以减少冷轧切边量、避免切边浪费、提高硅钢综合成材率。
取向电磁钢板张力涂层发展过程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br#
(译)王杰, 潘妮
2022, 4(4):  49. 
摘要 ( 151 )   PDF (442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温退火被膜与铁基体界面不是平坦的界面,妨碍磁畴畴壁移动,影响磁性能,这与增大被膜张力降低铁损的效果相矛盾,于是开发了镜面取向电磁钢板。在张力涂层前镜面化的钢板表面上需要形成中间被膜,中间被膜以SiO2为主成分,此外还应含有金属铁和/或铁的氧化物。其方法有CVD法,等离子溅射法,乙醇系溶媒法。生成张力被膜与齿形辊刻痕细化磁畴相结合具有相乘的效果,可大幅度降低铁损。
板坯低温加热的高磁感取向电磁钢板中非抑制剂MnS析出物对一次再结晶组织的影响#br#
(译)王杰, 潘妮
2022, 4(4):  53. 
摘要 ( 90 )   PDF (350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坯低温加热取向电磁钢板,MnS已不作为抑制剂使用,MnS粗大析出物对二次再结晶稳定化非常重要。为此控制连铸板坯的冷却速度,促进粗大的析出物析出,在其后的板坯再加热时也要抑制粗大的MnS再次固溶,粗大的MnS热稳定性强,退火中不发生变化,一次再结晶时,将会获得晶粒整齐的组织,使二次再结晶稳定,生产出高磁感取向电磁钢板。
用辉光放电质谱法检测取向电磁钢板表面被膜微量元素分布状态及提高被膜质量的措施#br#
(译)王杰, 潘妮
2022, 4(4):  56. 
摘要 ( 74 )   PDF (573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对玻璃被膜从表面向内部测定元素强度分布,引出硅锰值SM的概念,该发明规定具有玻璃被膜的电磁钢板表面SM值为7~50,脱碳退火钢板表面SM值为4~30。如果SM值不在上述范围内难于保证被膜的附着性 。如果在上述范围之外还会使制造过程发生困难。此外还对Al,S,N的检出强度做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