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目录

    炼钢2017 Vol.33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转型发展形势下的转炉炼钢科技进步
    王新华1,2,李金柱1,刘凤刚3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2. 转炉炼钢用石灰和石灰石熔化成渣机理及应用
    朱英雄1,2,钟良才1,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 基于转炉热平衡的石灰石CaO理论替代比研究
    王理猷, 薛正良,李建立,蔡金林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4. 转炉渣组成对石灰石分解温度和活化能的影响
    鲁 华1,2,毛文文1,2,李晨晓1,2,李 宏1,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5. 炼钢温度条件下石灰石颗粒的热爆裂行为研究
    胡 彬,李建立,李 静,白 莎,蔡金林,薛正良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6. 石灰石造渣炼钢硅挥发现象及其控制工艺探索
    毛文文1,2,李晨晓1,2,鲁 华1,2,李 宏1,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7. 高温快速煅烧石灰的物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蔡金林,薛正良,熊天宇,谢煜程,胡 彬,李建立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8. 转炉中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对铁水的氧化作用
    鲁 华1,2,李晨晓1,2,毛文文1,2,李 宏1,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9. 石灰石高温快速煅烧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胡 彬,薛正良,白 莎,李 静,李建立,蔡金林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10. 尘泥复合球体爆裂反应诱发微小异相研究与实践
    唐复平1,于淑娟2,侯洪宇2,钱 峰2,张新义2,王晓峰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11. Ti-Mg船板钢铸坯中晶内针状铁素体的诱发机制
    孙立根1,2,马立波1,朱立光1,2,李慧蓉1,韩毅华1,2,樊 赛1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12. 轴承钢水口结瘤与棒材中大型夹杂物关系研究
    朱守欣1,于 湛1,殷 皓1,唐 萍2,李敬想2,李玉林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13. 气泡去除夹杂物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建华, 张 杰, 李康伟
    炼钢    2017, 33 (2): 1-9.  
    摘要104)      收藏
    利用气泡去除钢中夹杂物是洁净钢生产中重要的精炼手段之一。气泡去除夹杂物机理表明,通过气泡碰撞粘附夹杂物上浮和气泡尾流携带夹杂物上浮是气泡去除夹杂物的两种主要方式,微小气泡具有优异的粘附去除钢中夹杂物效果已成为共识。对钢包吹氩、钢包长水口吹氩、反应诱发微小异相技术、中间包气幕挡墙、增压减压法、超声空化法、増氮析氮法和微小氢气泡法等气泡去除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钢中生成小尺寸气泡对夹杂物去除效果优于大尺寸气泡。利用弥散微小气泡去除钢中夹杂物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冶金工作者的重视,部分新技术已被开发并趋于成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4. 炉底电磁搅拌对电炉冶炼不锈钢工艺的影响
    滕立东1,LJUNGQVIST Par2,钟云涛3,ANDERSSON Joakim2
    炼钢    2017, 33 (2): 10-14.  
    摘要119)      收藏
    安装在电炉炉底下方的电磁搅拌器(ArcSave)能使整个熔池的钢液产生有效的混合,从而加速熔炼过程中钢液温度和化学成分的均匀化。研究了电磁搅拌对瑞典Outokumpu不锈钢厂的90 t电炉冶炼不锈钢工艺的影响。热测试结果显示,ArcSave能加速废钢和铬铁合金的熔化,精确控制出钢量;熔池的温度也更加均匀,出钢温度能得到准确的控制;稳定的电炉出钢质量和出钢温度的控制有利于后续AOD的顺利操作。通过对钢液的搅拌能减少熔池液面的过热度并提高熔池内的热传导,使得炉壁和炉盖的热损失减少,因此降低了耗电量和电极消耗量,总能耗能降低3%~4 %。同时,搅拌也能强化钢渣间的界面反应,降低渣中Cr2O3的含量,提高合金收得率和降低FeSi的消耗量。还能缩短冶炼周期,并且连续稳定的冶炼操作能提高电炉冶炼的产量约6 %~8 %。电磁搅拌技术是提高电炉冶炼不锈钢工艺水平的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20CrMnTi齿轮钢LF精炼渣优化
    林 路1,顾 超2,包燕平2,曾加庆1
    炼钢    2017, 33 (2): 15-19.  
    摘要95)      收藏
    针对某厂20CrMnTi齿轮钢生产过程中全氧含量控制偏高,夹杂物控制水平差等问题,研究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结果着重探讨精炼渣碱度、w(CaO)/w(Al2O3)、MI指数与Al2O3夹杂吸附能力的影响关系,最终得到适用于该厂生产齿轮钢(20CrMnTi)的LF精炼渣系范围为:w(CaO)=50 %~55 %,w(Al2O3=22 %~26 %,w(SiO2)=10 %~12 %,w(MgO)=5 %~7 %。使用该渣系进行工业试验,铸坯中全氧质量分数由17×10-6降至14×10-6,且铸坯中显微夹杂物尺寸也明显降低,由2.0 μm降至1.4 μm,且工艺优化后铸坯中观察到的绝大部分夹杂物都在1 500 ℃液相线以内变化,夹杂物变性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6. 低碳铝镇静钢不同二次精炼工艺的效果分析
    单庆林1,李仕儒2,单 伟2,彭国仲2,张丙龙2,安 超2
    炼钢    2017, 33 (2): 20-.  
    摘要88)      收藏
    为了合理选择低碳铝镇静钢的二次精炼工艺,满足现代钢铁厂高效、洁净、低成本以及大规模稳定生产的需求,对LF精炼+钙处理、CAS精炼、LF精炼不钙处理、
    RH普通处理、RH轻处理等5种不同二次精炼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RH轻处理工艺更适合生产碳含量窄成分控制的低碳铝镇静钢,工序成本最低33.17元/t;RH普通处理工艺钢水纯净度最好,中包钢水平均w(T.O)=16×10-6,精炼结束夹杂物总量11.2个/mm2。应优先采用RH轻处理工艺,其次采用RH普通处理或CAS精炼工艺。LF可不采用钙处理工艺,对于有脱硫任务和连铸水口堵塞严重的钢厂采用LF精炼+钙处理更具有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一体式浸渍管真空槽热场分析
    姜玖辉1,陶 迎1,钟 渝1,行开新2,刘向东1
    炼钢    2017, 33 (2): 28-32.  
    摘要92)      收藏
    针对一体式浸渍管真空槽结构,采用现场测试和有限元法对精炼过程真空槽时域温度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与现有分体式浸渍管真空槽的热力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式浸渍管真空槽的时域温度场变化仿真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吻合较好。一体式浸渍管真空槽在处理位一个操作周期内,真空槽上部温度趋于稳态;真空槽下部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精炼结束时最高,在线待机结束时最低;一体式浸渍管真空槽在线待机结束时的热力条件满足生产需求,该设备在两次精炼处理之间可以不进行在线烘烤操作;一体式浸渍管真空槽与分体式浸渍管真空槽在精炼结束时的热力状态基本一致,表明一体式浸渍管真空槽结构是可靠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具有节能特色的RH液压系统
    汪 龙,张 文
    炼钢    2017, 33 (2): 33-37.  
    摘要83)      收藏
    以某工程300 t RH二期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液压系统的组成,阐述了闭环泵控系统调速方案。以节能思想为核心,设计了基于负载敏感泵、蓄能器节能回收和辅助执行机构单独控制的高效节能系统,并对各种方案的节能特性作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对于连续生产作业制度,相比常规的恒压变量泵系统,该系统每年节省总能量3.84×107 kJ,能耗降低39 %;对于间断生产制度,采用负载敏感泵单独控制辅助执行机构的待机模式,节能效果巨大。该工程二期的负载敏感系统比一期的恒压变量泵系统的发热量和故障率明显降低,深受业主好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9. 新型真空壳钢包研发
    周建安1,2,谢剑波1,2,王 宝1,2,蒋学凯1,2,丁 斌1,2
    炼钢    2017, 33 (2): 38-42.  
    摘要97)      收藏
    为降低钢包中钢水热损失,研发一种新型真空壳钢包——在传统冶金钢包外壳焊接一层带有真空室结构的钢板,以降低钢液热散失。运用真空绝热原理,对生产试验真空压力与钢水温降、钢包壁的热散失量以及真空室最佳真空度进行确定。结果表明:新型钢包保温效果比传统钢包好;钢包和包盖真空室内绝对压力为50 Pa时,钢液温降为8 K,而传统钢包和包盖组合的钢液温降为35 K;考虑现场实际生产,钢包和包盖真空室压力在50~100 Pa时,保温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0. 连铸末期尾坯拉速的优化
    王卫华1,2,赵新宇1,2,刘 洋1,2,陈 霞1,2
    炼钢    2017, 33 (2): 43-49.  
    摘要107)      收藏
    为解决某厂在特厚板坯连铸生产时,因尾坯表面质量不合格而进行扒皮处理导致的铸坯判废率较高的问题,在现有终浇封顶降拉速操作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尾坯降拉速工艺。应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Fluent进行了降速新工艺对中间包流场影响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是在尾坯浇铸开始后,从拉速0.9 m/min开始降拉速操作,每次降幅0.05 m/min,在各拉速下的持续时为:2-5-10-5-10-5-10-5-10-5-10-5-10-10 s。拉速降为0.2 m/min时开始封顶,封顶时间350 s,钢水铸余量不小于10 t。采用新方案后,可节省降拉速操作时间243 s,减小尾坯拉坯长度1.1 m(坯量4.62 t)。因钢水铸余量增加2 t,共减少尾坯量2.62 t。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厂特厚板坯连铸机的尾坯废品发生率从30 %降低到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1. 高端重要用途特殊钢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
    王新华1,李金柱1,姜 敏1,孙 维2,王 郢3
    炼钢    2017, 33 (2): 50-56.  
    摘要154)      收藏
    介绍了作者在高铁车轴钢和硅片切割丝钢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1)针对高铁车轴钢大型非金属夹杂物问题,在钢超低氧含量控制基础上(w(T.O)= 0.000 45 %~0.000 6 %),通过进一步强化RH真空精炼、严格控制二次氧化、生成液态夹杂物以抑制其相互聚集等措施,使钢中大型非金属夹杂物得到有效控制;(2)针对硅片切割丝生产由于夹杂物造成的断丝问题,通过减少CaO-SiO2-Al2O3系夹杂,在钢中生成MnO-SiO2-Al2O3/SiO2复相夹杂物,并严格控制外来夹杂物,使切割丝拉拔抗断裂性能显著提升;(3)采用该研究开发的夹杂物控制技术,马钢生产高铁轮对已用于沪昆高铁线列车,邢钢生产直径0.12 mm切割丝,不断丝长度提高至1万km以上,达到了国际顶级切割丝质量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22. X52抗硫管线钢冶炼工艺优化
    邓叙燕1,2,胡楚江1,2,冯传宁1,2
    炼钢    2017, 33 (2): 57-62.  
    摘要129)      收藏
    抗硫管线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碳、硫、磷元素控制困难,钢铁料消耗高等问题,结合生产数据和热力学计算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电弧炉熔炼、合金化、电弧炉出钢预精炼、LF精炼渣系和渣料加入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采用优化的工艺后,电弧炉出钢过程增磷质量分数从32.3×10-6降低至6.6×10-6;增碳质量分数从0.038 %降低至0.011 %;脱硫率从27.0 %提高到44.1 %,LF精炼过程的脱硫率从84.1 %提高到89.5 %;钢铁料消耗从1 130 kg/t降为1 070 kg/t,石灰消耗从85.4 kg/t降为33.1 kg/t,铝锭消耗从2.6 kg/t降为2.1 kg/t,氧气消耗从35.1 m3/t降为24.4 m3/t,电耗从445.8 kWh/t降为422.1 kWh/t,生产成本显著降低;LF精炼出站钢液的洁净度明显提高,显微夹杂物面积比降低了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3. Al2O3和MgO对含铬渣黏度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李秋寒,张延玲
    炼钢    2017, 33 (2): 63-68.  
    摘要109)      收藏
    为使铬铁冶炼过程中的渣系具有良好流动性同时让渣金分离顺利进行,研究Al2O3和MgO对含铬渣黏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用拉曼光谱法从微观结构方面研究了Al2O3和MgO对CaO-SiO2-MgO-Al2O3-Cr2O3渣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牛顿流体状态下,含铬渣的黏度随着渣中Cr2O3及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Mg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合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高聚合度单元Q2Si和Q3Si的含量随之增大,而低聚合度单元Q1Si 和 Q0Si的含量随之降低,渣系中每个参与形成网络结构的硅原子所含非桥氧数量 (NBO/Si) 降低,因此熔渣聚合度增大。而随着MgO含量的增加,熔渣结构发生高聚合度单元Q3Si向低聚合度单元Q1Si 和Q0Si的转变,NBO/Si 值增大,渣系黏度变化与熔渣聚合度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分析渣系组元含量变化对渣系聚合度的影响可直观体现黏度变化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P91耐热钢探伤分层缺陷成因及改进
    杨进玲,周立新,潘明旭,余亚平,郭 畅,张 洲,吕文俊
    炼钢    2017, 33 (2): 69-.  
    摘要90)      收藏
    为了进一步提高P91钢产品质量,采用扫描电镜、ASPEX等检测方法对P91钢探伤分层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炼钢工序形成的镁铝尖晶石、铝酸钙等非金属夹杂物残留在钢中,在加工过程夹杂物聚集处应力集中产生裂缝和分层。夹杂物级别和T.O含量这2项指标较差,反映出P91钢在控制钢液洁净度方面存在问题。通过优化精炼渣组成(w(CaO)=55 %~60 %、w(SiO2)=10 %~15 %、w(Al2O3)=18 %~23 %)、应用氮气增氮工艺以及提高高品质镁碳砖抗侵蚀能力等措施,试制10炉P91钢夹杂物级别稳定控制在1级以下,w(T.O)均值由21.04×10-6降低到16.73×10-6,探伤分层机率降低,钢管成材率提高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5. 汽车用板IF钢开浇炉次板坯洁净度的分析
    炼钢    2017, 33 (2): 74-78.  
    摘要177)      收藏
    为系统研究某厂IF钢开浇炉次铸坯洁净度变化规律,对铸坯合理判级提供依据,采用氧氮分析、定量金相检验以及大型夹杂物检测等试验对某钢厂开浇炉次IF钢铸坯洁净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距引锭头部4 m处,铸坯w(T.O)=35.3×10-6,w(N)=48.7×10-6,显微夹杂物含量为8.5个/mm2,钢水二次氧化严重,其中含示踪元素La、Ce的显微夹杂物比例分别为33 %和55 %,钢水受钢包渣和中间包渣影响较大。距引锭头部16 m处,w(T.O)=18.7×10-6,铸坯洁净度有较大的改善。随浇铸进行,洁净度好转趋势较为平缓,距引锭头部28 m处,w(T.O)逐渐降低到16.3×10-6,铸坯洁净度与连浇第2炉、第3炉正常炉次基本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研究进展及趋势
    唐 萍,高金星,文光华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27. 先进高强度钢连铸保护渣的发展与展望
    张 磊,王万林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28. 非牛顿流体保护渣剪切变稀特性分析
    朱立光1,2,袁志鹏1,2,许 莹1,2,王杏娟1,2,吴晓燕1,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29. 基于差热分析对CaO-SiO2-Al2O3系保护渣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余 亮,文光华,朱先飞,唐 萍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0. 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熔渣与钢润湿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贾成橙,唐 萍,米晓希,文光华,刘 强,侯自兵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1. 高频磁场下连铸保护渣渣膜特性研究
    王杏娟1,2,樊亚鹏1,2,朱立光1,2,田 阔1,2,王立杰3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2. 高铝钢用低Li2O保护渣的开发研究
    张 晨,蔡得祥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3. 高强汽车板连铸坯纵裂分析与保护渣优化
    肖鹏程1,2,朱立光1,2,王杏娟1,2,宋土顺1,2,李建设3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4. 包晶钢薄板坯保护渣渣膜矿相结构特征及形成机理
    刘 磊1,韩秀丽1,李鸣铎2,张 玓1,陈军利3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5. 低碳铝镇静钢冷轧起皮缺陷成因与保护渣优化
    曾建华1,2,马晓涛1,吴国荣1,谢 鑫1,王 谦2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6. 保护渣绝热保温性能计算模型研究
    陈俊孚,万恩同,李丽坤,吴 杰,齐江华,孙 伟,杨成威,朱万军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7. TRIP590热轧卷表面裂纹形成原因及保护渣优化研究
    杨春宝,王宝动,裴 培
    炼钢   
    录用日期: 1900-01-01

    38. 特殊钢发展新趋势与工艺创新
    刘 浏
    炼钢    2017, 33 (4): 1-11.  
    摘要149)      收藏
    根据国内外文献总结提出21世纪特殊钢质量提升的重点从洁净钢冶炼转移到大型夹杂物控制,特别应加强硫化物控制。最大夹杂物尺寸对钢材疲劳性能有明显影响,当w(T.O)≤5×10-6时硫化物影响最大。大型夹杂物主要来源于渣钢反应产生的MgO-Al2O3和CaO-Al2O3夹杂以及卷渣形成的CaO-SiO2-Al2O3系夹杂。控制大型夹杂物必须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炉外精炼负荷、改变脱氧工艺、严格控制卷渣和促进连铸过程夹杂物上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39. 轴承钢LF精炼深脱硫工艺的研究
    王 乐,刘 浏1,王 品2
    炼钢    2017, 33 (4): 12-18.  
    摘要132)      收藏
    为进一步降低轴承钢的硫含量,从脱硫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着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对影响脱硫的炉渣成分、碱度、硫容量和w(Ca)/w(Al)等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LF精炼工艺优化措施。结合工业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精炼渣w(SiO2)≤5 %,R≥10,w(FeO+MnO)≤0.5 %,w(CaO)/w(Al2O3)=1.6~1.7时,轴承钢精炼脱硫率能达到94 %,w(S)≤20×10-6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40. 薄板坯单流中间包混浇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张剑君1,2,彭著刚2,王春锋3,钱 龙3
    炼钢    2017, 33 (4): 19-22.  
    摘要99)      收藏
    针对武汉钢铁有限公司CSP高品质钢品种多、批量小、生产组织复杂、连铸成本高的难题,采用水力模型方法对CSP 45 t单流连铸中间包异钢种混浇进行了研究,模型与实物比例为1︰2,试验满足弗劳德准数相似。分析了不同拉速和中间包余钢量条件下,铸坯长度方向上浓度曲线的变化,提出了较优组合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包剩余钢水量10 t、拉速4.5 m/min时,混浇坯长度最短,为22.40 m,其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相符。项目技术应用后,缓解了高品质钢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复杂的难题,提高了薄板坯连铸高品质钢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