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旭明, 张海利, 王艺橦, 郭函, 耿志宇, 赵阳, 蒋奇武. 取向硅钢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化规律研究[J]. 电工钢, 2023, 5(4): 14-. |
[2] |
滑小杰, 白璐, 舒泽腾, 姚昕宇, 叶芹, 董香芸. 中温含铜取向硅钢组织与织构演变规律的研究[J]. 电工钢, 2023, 5(3): 15-19. |
[3] |
谢颂康, 李志红, 刘海涛. 常化温度对3.0 %Si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br#[J]. 电工钢, 2023, 5(2): 13-19. |
[4] |
郭 函, 刘旭明, 王艺橦, 耿志宇, 薛 峰. 基于Matlab的电工钢织构数据处理方法[J]. 电工钢, 2023, 5(2): 31-38. |
[5] |
裴英豪, 夏雪兰, 施立发, 祁旋, 陈明侠, 刘青松. 退火均热时间对Fe-3.2 %Si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影响研究[J]. 电工钢, 2022, 4(6): 16-. |
[6] |
谢文亮, 程祥威, 刘敏, 郭小龙, 高洋. 不同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组织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4): 14-. |
[7] |
张凤泉, 汪水泽. 中小电机新能效等级对无取向电工钢需求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4): 21-. |
[8] |
李毅伟, 李德君, 乔浩浩. 罩式退火生产50BW350无取向硅钢工艺研究[J]. 电工钢, 2022, 4(4): 28-. |
[9] |
杨平, 李洋, 顾新福, 李观军, 恽建刚. 低温加热渗氮型取向硅钢二次晶粒取向度下降成因分析[J]. 电工钢, 2022, 4(3): 1-. |
[10] |
魏庆庆, 陈冬梅, 刘海涛. 退火温度对0.5 % Si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br#[J]. 电工钢, 2022, 4(3): 22-. |
[11] |
刘青松, 裴英豪, 施立发, 夏雪兰, 程国庆, 祁 旋. 退火温度对3.0 %Si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2): 9-. |
[12] |
谢凯, 宋伟, 吴泽交, 吴高亮, 周和荣. 罩式炉常化工艺对热轧硅钢50W35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br#[J]. 电工钢, 2022, 4(2): 14-. |
[13] |
马德稷, 李建伟, 张航, 裴瑞琳. 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用电工钢用量解析计算及预测方法[J]. 电工钢, 2022, 4(2): 18-. |
[14] |
宋新莉, 彭宇凡, 李兆振, 黄昌虎, 潘子钦, 刘静.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疲劳性能及断裂机制[J]. 电工钢, 2022, 4(1): 12-. |
[15] |
李昊泽, 李民, 刘德壮, 李奥迪, 马颖澈. 钇元素对6.5 % Si无取向硅钢组织、高温拉伸及断裂机制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1):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