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 函, 刘旭明, 王艺橦, 耿志宇, 薛 峰. 基于Matlab的电工钢织构数据处理方法[J]. 电工钢, 2023, 5(2): 31-38. |
[2] |
何小康, 熊 勇, 成 鹏. 开卷区域设备对硅钢成品卷取错边的影响与改善措施[J]. 电工钢, 2023, 5(2): 39-42. |
[3] |
霍立杰, 田金龙, 杨学雁, 李 扬, 涂国鹏. 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黑点缺陷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 电工钢, 2023, 5(1): 17-23. |
[4] |
胡志强, 光红兵, 林 媛, 张文康. 太钢冷轧无取向硅钢绝缘涂层的发展及技术进步[J]. 电工钢, 2023, 5(1): 24-27. |
[5] |
裴英豪, 夏雪兰, 施立发, 祁旋, 陈明侠, 刘青松. 退火均热时间对Fe-3.2 %Si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影响研究[J]. 电工钢, 2022, 4(6): 16-. |
[6] |
李建伟, 李雨霖, 马德稷, 张航, 裴瑞琳. 基于极薄无取向电工钢的高效推进电机的研究[J]. 电工钢, 2022, 4(5): 13-. |
[7] |
夏雪兰, 裴英豪, 施立发, 祁 旋, 陈明侠. 卷取温度对中牌号无取向硅钢酸洗质量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5): 19-. |
[8] |
谢文亮, 程祥威, 刘敏, 郭小龙, 高洋. 不同常化工艺对取向硅钢组织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4): 14-. |
[9] |
李毅伟, 李德君, 乔浩浩. 罩式退火生产50BW350无取向硅钢工艺研究[J]. 电工钢, 2022, 4(4): 28-. |
[10] |
杨平, 李洋, 顾新福, 李观军, 恽建刚. 低温加热渗氮型取向硅钢二次晶粒取向度下降成因分析[J]. 电工钢, 2022, 4(3): 1-. |
[11] |
魏庆庆, 陈冬梅, 刘海涛. 退火温度对0.5 % Si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br#[J]. 电工钢, 2022, 4(3): 22-. |
[12] |
刘青松, 裴英豪, 施立发, 夏雪兰, 程国庆, 祁 旋. 退火温度对3.0 %Si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2): 9-. |
[13] |
黄望芽, 汤洪博, 苏异才, 温光浩, 沈杰, 赵斌. 大数据技术在硅钢产品质量管控中的应用实践[J]. 电工钢, 2022, 4(2): 33-. |
[14] |
李昊泽, 李民, 刘德壮, 李奥迪, 马颖澈. 钇元素对6.5 % Si无取向硅钢组织、高温拉伸及断裂机制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1): 18-. |
[15] |
陈明侠, 裴英豪, 施立发, 祁 旋, 夏雪兰, 占云高. 退火温度对3.1 %Si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与磁性能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1):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