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昊泽, 李民, 刘德壮, 李奥迪, 马颖澈. 钇元素对6.5 % Si无取向硅钢组织、高温拉伸及断裂机制的影响[J]. 电工钢, 2022, 4(1): 18-. |
[2] |
闫江辉, 赵彦灵, 唐辉, 李洪鹏, 周德锋, 岳尔斌, 樊立峰. 高性能取向硅钢的工业化生产研究[J]. 电工钢, 2022, 4(1): 36-. |
[3] |
李雨霖, 李建伟, 田宝志, 张航, 裴瑞琳. 新一代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的高强硅钢应用技术研发[J]. 电工钢, 2021, 3(6): 8-. |
[4] |
高振宇, 陈春梅, 李雷, 刘文鹏, 黄永哲, 罗理, 李亚东. Ti、S元素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析出物的影响[J]. 电工钢, 2021, 3(6): 13-. |
[5] |
姚海东, 刘恭涛, 胡志远, 安冬洋, 张保磊, 程林. 常化温度对无取向电工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电工钢, 2021, 3(6): 19-. |
[6] |
付军发. 冷轧无取向硅钢卧式退火炉在线更换炉辊实践[J]. 电工钢, 2021, 3(6): 37-. |
[7] |
姜南, 何国赛, 陈猛, 程曦. 全机架高速钢轧辊轧制无取向硅钢的应用研究[J]. 电工钢, 2021, 3(6): 40-. |
[8] |
杨平, 李洋, 顾新福, 张海利, 贾志伟. 薄规格取向硅钢晶粒异常长大时的组织、织构稳定性与表面效应分析[J]. 电工钢, 2021, 3(5): 1-. |
[9] |
桂攀. 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组织与织构演变研究[J]. 电工钢, 2021, 3(5): 15-. |
[10] |
胡春阳, 宋仁伯, 王玉琦, 王永金, 赵知洋, 张应超. 常化工艺对27AHSW450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J]. 电工钢, 2021, 3(5): 25-. |
[11] |
侍爱臣, 陈冬梅, 姚海东, 刘玉金, 曹瑞芳, 刘海涛. 消应力退火对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J]. 电工钢, 2021, 3(5): 32-. |
[12] |
岳重祥, 江 毅, 倪卫锋, 吴圣杰, 麻晗. 国内无取向硅钢未来十五年需求预测与发展建议[J]. 电工钢, 2021, 3(5): 37-. |
[13] |
王若平, 毛炯辉, 刘静, 贾涓, 刘文艳, 张彦文.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热轧板通电加热织构研究[J]. 电工钢, 2021, 3(4): 1-. |
[14] |
黄景文, 吴章汉, 骆忠汉. 温轧工艺对Fe 6.5 %Si薄板织构的影响[J]. 电工钢, 2021, 3(4): 17-. |
[15] |
赵海斌, 秦镜, 张迎晖, 汪志刚. 稀土钇对4.5 %Si无取向硅钢成品板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br#[J]. 电工钢, 2021, 3(4):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