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8-02-05
生产实践
300 t铁水罐喷吹颗粒镁脱硫的生产实践
任 迅
2008, 24(01):  1-4.  doi:
摘要 ( 18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生产实践,从工艺技术的角度介绍了在铁水罐中喷吹钝化颗粒镁脱硫反应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影响镁脱硫效率和脱硫效果的因素。以及该技术在武钢三炼钢应用一年多来,为了防止品种钢转炉终点回硫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而取得的显著效果。
90 t复吹转炉底吹工艺优化与应用
赖兆奕;谢 植;钟良才
2008, 24(01):  5-8.  doi:
摘要 ( 20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三明钢厂90 t复吹转炉底枪布置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底枪沿耳轴方向非对称布置的熔池混匀时间比底枪采用对称布置要缩短28%。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底枪布置优化后复吹转炉冶炼技术指标有了很大的改善,终点钢中氧质量分数平均下降0.016%,终点碳与氧值的乘积平均下降6×10-4,锰质量分数平均提高0.029%,终渣T.Fe质量分数平均下降2.21%。
投弹式检测技术在转炉炼钢中的应用
闫海龙; 宋丽丹; 张文华
2008, 24(01):  9-11,1.  doi:
摘要 ( 1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投弹式检测技术(TCO)装备结构、技术原理及其在炼钢操作过程中的作用。介绍了TCO技术在华西钢铁有限公司40 t转炉上的应用效果,指出了TCO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前景。
通过炉气分析实现转炉连续控制
吴 令;姜周华;龚 伟;赵国光;左康林
2008, 24(01):  12-15.  doi:
摘要 ( 1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红外测试仪测得的炉气数据,根据转炉熔池物料平衡和热平衡,通过模型计算,论证了炉气分析在转炉连续控制中对碳和温度预报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炉气分析对终点w(C)≤0.06%的炉次命中率较高,适合于低碳钢冶炼。但炉气分析模型进行温度预报的数据来源均为间接数据,命中率较低。
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提高RH生产能力
董金刚 马志刚
2008, 24(01):  16-18.  doi:
摘要 ( 2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RH的强大功能,RH成为生产品种钢的关键工序。随着前工序铁水量的增加和后工序品种钢需求的增加,一炼钢RH成为影响品种钢产能提高和物流顺畅的瓶颈工序。通过分析了影响一炼钢RH产能的因素后,从RH生产组织原则、RH钢种铸机分配、RH分工、缩短RH处理周期、模铸钢生产组织、模铸钢与连铸钢匹配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RH日均处理量提高了2.9炉,同时降低了RH非工艺处理钢比例。
板坯边部纵裂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唐生斌
2008, 24(01):  19-21,3.  doi:
摘要 ( 1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板坯边部纵裂纹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仔细调查分析,找出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晶器铜板冷却水缝布置不合理造成。通过重新优化结晶器铜板冷却水缝,完善部分主要工艺参数后,有效地消除了铸坯边部纵裂纹缺陷。
大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陈 靓
2008, 24(01):  22-25.  doi:
摘要 ( 8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攀钢大方坯连铸漏钢情况的分析,找出发生漏钢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通过优化操作工艺,制度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攀钢大方坯连铸漏钢事故的发生。
易切削钢XY45的工艺实践与分析
胡洵璞;杨琦云
2008, 24(01):  26-30.  doi:
摘要 ( 18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了易切削钢XY45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成品质量而采用的冶炼工艺、连铸工艺以及轧制工艺上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实践表明,精炼过程中控制好[O]、[S]含量和Mn/S控制在4.0~5.5之间 ,连铸过程中严格控制过热度等工艺参数以提高铸坯质量,在轧制过程中加强温度控制以提高成品质量,最终将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试验研究
硅还原转炉熔渣气化脱磷热力学分析
王书桓;吴艳青;徐志荣;吕晓芳;张 响;王春梅;刘太新
2008, 24(01):  31-34.  doi:
摘要 ( 18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离子理论为基础,从转炉渣脱磷的热力学分析入手,计算确定了气化脱磷反应的最终产物,为在转炉溅渣护炉过程中气化脱磷的热力学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转炉内还原炉渣气化脱磷是可行的。并讨论了温度,碱度,FeO含量,流动氮气等因素对炉渣气化脱磷产物平衡分压的影响。
薄板坯凝固过程数学模型及冷却参数研究
李维彪;李宝宽
2008, 24(01):  35-39.  doi:
摘要 ( 18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高质量薄板坯连铸工艺对冷却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以薄板坯连铸工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凝固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定量地分析各种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和二冷区钢水凝固过程的影响,以指导生产实践,也可作为进一步开发在线控制模型的基础。
M-EMS对中碳钢连铸方坯碳偏析的影响
李国忠;陈峰;陈伟庆;冯军;惠荣
2008, 24(01):  40-43.  doi:
摘要 ( 16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0mm×180mm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对中碳钢铸坯碳偏析及显微凝固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增大,铸坯等轴晶比例增加,二次枝晶间距减小,连铸坯中心碳偏析减小,但铸坯中间碳偏析增大, 因此中碳钢方坯的电磁搅拌电流强度不宜过大。中碳钢方坯中间碳偏析与坯壳处出现白亮带有关。
15CrMo钢连铸方坯表面横裂的评估
缪新德;任一峰;赵 晗
2008, 24(01):  44-46,5.  doi:
摘要 ( 20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5CrMo钢轧材表面纵向裂纹多数是由于其连铸方坯的横向裂纹引起的。连铸方坯的横向裂纹是在结晶器1300℃左右产生的超大原始奥氏体晶粒(直径大于1mm)晶界产生的,采用低倍、金相、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连铸方坯的晶间裂纹,并给出了连铸方坯表面晶间裂纹的判定方法。
轴对称湍流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刘 坤;;朱苗勇;高 因;王颖彬;毕晓夫
2008, 24(01):  47-50.  doi:
摘要 ( 1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商业软件CFX4.4,对Laval喷管外的射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不同滞止压力、环境温度对湍流射流轴中心线上流场的影响,对比以往模拟结果和实际现场氧枪操作曲线验证了 湍流模型在描述湍流射流流场方面的适用性。
辅助技术、材料及设备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炼钢厂烤包器上的应用
贾 城;闫振武;蔺云志
2008, 24(01):  51-53.  doi:
摘要 ( 19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的应用原理和使用效果。针对烘烤器改造前后的技术性能对比,改进后的烘烤器,具有可将空(煤)气预热1000℃以上,煤气耗量降低40%,烘烤速度比改造前提高15℃/min,包体内衬温度均匀,低CO和NOx的排放等优点。
设计改造
高拉速板坯连铸的设备改造和工艺优化
汪洪峰
2008, 24(01):  54-57,6.  doi:
摘要 ( 2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梅钢2号高效高拉速板坯连铸机工艺技术及装备改进的情况,包括结晶器一次冷却工艺、结晶器保护渣性能、结晶器振动参数、结晶器足辊安装参数、二次冷却及连铸机开口度工艺的调整优化和连铸机液压站改造等,并简要介绍了在生产中取得的效果。
综述
新建钢厂铁水预处理模式的选择
张龙强;田乃媛;徐安军
2008, 24(01):  58-62.  doi:
摘要 ( 17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不同熔剂、不同处理方法的热力学计算比较得出最佳铁水预处理顺序为:预处理脱硫→预处理脱硅、脱磷。对不同处理容器、不同处理方法的动力学条件比较得出预处理容器应选定:铁水包KR脱硫,专用转炉脱硅、脱磷。对铁水预处理的操作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脱硅、脱磷应选择专用转炉同时进行,脱硫应选择KR(CaO作脱硫剂)法。新建钢厂最佳铁水预处理模式确定为:高炉铁水→铁水包KR(CaO作脱硫剂)法脱硫→专用转炉脱硅、脱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