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05
专题论述
关于转炉炼钢厂进一步节能减排的几点原则意见
苏天森
2010, 26(3):  1-3.  doi:
摘要 ( 15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炉炼钢厂进一步节能是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点之一。流程优化是应首先关注的重点,主要突出体现在紧凑、高效和自动化3个方面。进一步提高炼钢厂能源转换、回收和利用效率是当前研究与推广的关键。钢水全过程保温、稳定低过热度运行、构建和优化能量流网络及新型清洁能源利用是发展的方向。
生产实践
底吹氮工艺在KR法铁水脱硫工序的应用
张成勇;;王志雄;陈寿红;谢世春
2010, 26(3):  4-7.  doi:
摘要 ( 1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在选择CaO为脱硫剂的情况下,KR法脱硫技术增加铁水罐(包)底吹N工艺,对提高搅拌头寿命,改善扒渣效果、降低扒渣铁损,提高转炉冶炼低硫钢(w(S)≤0.008%)的终点硫的控制合格率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双联炼钢法的研究与实践
吕 铭;胡 滨;王学新;杜金科;王忠刚
2010, 26(3):  8-11,2.  doi:
摘要 ( 1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莱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双联炼钢法的生产实践情况,讨论了双联法在原料装入、造渣工艺、吹炼模式、锰矿使用等各方面的技术特点,对冶炼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列举了该厂采用双联炼钢法的优缺点及实施效果。
转炉用碳质发热剂的开发与应用
胡昌志;王 林;熊银成;王帮春;胡 兵
2010, 26(3):  12-14,4.  doi:
摘要 ( 6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7年以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通过对碳质发热剂的研究与试验,探索转炉用碳质发热剂的配方及使用方法,达到了增加转炉热量来源,解决铁水比由78%~80%降低为73%~75%时炉内欠热问题的目的。通过在80 t转炉上的试验与应用,在降低转炉终点氧、提高钢水质量上取得了效果显著。
300 t转炉闸阀式挡渣技术的应用
于钦洋;陆永刚
2010, 26(3):  15-17.  doi:
摘要 ( 6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挡渣球挡渣法、气动挡渣法到挡渣塞挡渣法的发展状况,评述了这几种挡渣技术在实际转炉挡渣过程中的原理、特点和效果。介绍了宝山钢铁股份公司采用新的挡渣工艺——转炉闸阀式挡渣技术的生产实际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闸阀式挡渣效率大于95%。
新建VD的技术特点及冶金效果
王天瑶;麻晓光;赵保国
2010, 26(3):  18-21.  doi:
摘要 ( 6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新建的3号VD真空脱气装置,在设计上采取了双盖双罐位布置方式;真空系统采用了高效多重变量真空泵技术和高效冷却除尘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真空泵的使用寿命,缩短VD的处理周期,并能较好地与铸机浇铸周期相匹配。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的冶金效果,提高了铸机生产率。
不依赖LF精炼的脱硫工艺
李 军;李正荣;王平利
2010, 26(3):  22-25.  doi:
摘要 ( 6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Q450NQR1现有工艺流程,研究了在出钢过程采用不同试验方案时的顶渣氧化性、MI指数、w(CaF2)、w(Al2O3)/w(SiO2)和脱硫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出钢过程钢-渣界面反应动力学条件,可获得50%以上的脱硫率。关键是出钢前在钢包底部加入足量铝块并调整好精炼渣的加入量。该技术已在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LF快速造白渣工艺分析
王新志;王三忠;宋素格;陈从虎
2010, 26(3):  26-29,6.  doi:
摘要 ( 7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LF造渣的目的及造渣的难点出发,分析了脱氧、渣碱度(R)、渣量及渣成分对精炼效果的影响。通过对LF精炼实绩的综合分析认为:出钢炉渣改质、LF前期快速升温是快速造渣的前提条件;强搅拌、合理渣系是LF白渣脱硫的必要条件;控制白渣粘度、软搅拌强度和时间是保证精炼渣吸浮夹杂的基本条件;控铝钢的合理渣成分为w(CaO)=55%~60%;w(SiO2)=10%~17%;w(Al2O3)=15%~22%;w(TFe+MnO)<2.0%;渣量为8.0~12.0 kg/t,综合碱度为1.9~2.3时精炼效果较佳。
轻压下技术在板坯连铸机上的应用
蔡常青
2010, 26(3):  30-33.  doi:
摘要 ( 6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板坯连铸机率先采用国产化轻压下装置的过程中,自行解决设备的稳定性、精度、程序、工艺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一些问题,使之常态化运行,形成具有三钢自已特色的、独创的技术诀窍。该技术可以改善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实践证明,采用轻压下技术后,铸坯的中心偏析和疏松得到有效控制,中心偏析C类达95%以上,中心疏松在1.0级以下者达90%以上,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满足了品种开发的需要。
高拉碳法冶炼82B系列钢的生产实践
姚志超 ;吕成洵
2010, 26(3):  34-36,4.  doi:
摘要 ( 8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首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初步分析了高拉碳法冶炼82B系列钢的过程控制。在分析了复吹转炉脱磷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吹炼前期低温的有利条件实现钢-渣充分脱磷、前期双渣后进行少渣冶炼、高碳出钢,以实现复吹转炉吹炼前期高效脱磷。出钢碳质量分数由原来的平均0.10%左右提高到0.34%左右,大于0.40%者达到50%。
应用烟气分析冶炼低磷钢的生产实践
吴 明;李应江;牛金印;吴发达
2010, 26(3):  37-41.  doi:
摘要 ( 6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第一钢轧总厂120 t转炉应用烟气分析动态控制冶炼低磷钢的生产实践,制定合适的装入、造渣、供氧制度,优化过程控制,强化转炉脱磷效果,使转炉脱磷率达到93%以上、终点w(P)≤0.007%,确保了不倒炉直接出钢的冶炼模式。
试验研究
45 t钢包底吹氩钢液流动的水模拟研究
常国平;李京社;唐海燕;林晓川;孙丽媛;杨树峰
2010, 26(3):  42-46.  doi:
摘要 ( 7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国内某钢厂45 t钢包为研究对象,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钢包吹氩水模型(模型与原型的几何比为1:2.5),研究了吹氩孔的位置和吹氩流量对钢液混匀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无论是单孔吹氩还是双孔吹氩都存在一个临界流量,在临界流量时钢液混匀特性最好。其中对于单孔吹氩工艺,吹氩位置在距离钢包底部中心0.5R(钢包底半径)处较合理,模型临界流量为0.35 m3/h;对于双孔吹氩工艺,两孔位置在0.5R、角度为45°较理想,模型临界流量为0.40 m3/h。工业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吹氩方案在降低总氧和夹杂物方面均优于改进前的吹氩方案。
基于BP神经网络的VD温度预报模型
赵成林;张维维;李德刚;王丽娟;李广帮
2010, 26(3):  47-50,7.  doi:
摘要 ( 7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VD温度预报模型,利用五数总括值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了BP神经网络输入数据的预处理,采用MINITAB软件确定了影响VD过程温降的主要因素为抽真空时间、保压时间、吹氩时间、非真空时间和VD搬入过热度。利用245罐数据作为训练数据、50罐作为验证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偏差在±5℃范围内的比例达到88%。
湍流控制器对异型中间包夹杂物去除的影响
陈国军;雷 洪;耿佃桥;韩 代;陈 健;赫冀成)
2010, 26(3):  51-54,7.  doi:
摘要 ( 6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控制中间包内钢液的合理流动对夹杂物的去除十分重要,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四流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情况,考察了圆型湍流控制器高度,半径及顶缘厚度对中间包钢液流动和夹杂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四流中间包内设置高度300 mm,半径170 mm,顶缘厚度20 mm的圆型湍流控制器时,粒径小于80μm夹杂物的上浮去除率提高近20%。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的水模型实验研究
王 军;金百刚;王金辉;李 超;殷 浩
2010, 26(3):  55-58.  doi:
摘要 ( 7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水模试验,模拟了现场生产时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场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水口浸入深度、结晶器宽度、拉速和水口偏转角度对结晶器钢液流场和液面波动的影响,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参数变化在实际生产时的优缺点。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拉速和浸入深度,有利于减少结晶器卷渣和铸坯夹杂,降低卷渣漏钢的危险。
辅助技术、材料及设备
无气化室喷枪长寿命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欧阳德刚;陶晓林;邓品团;张爱平
2010, 26(3):  59-62.  doi:
摘要 ( 8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无气化室喷枪的破损形式,分析了枪衬耐火材料、现场维护热修料与热修工艺、金属枪芯结构、石墨喷嘴修复与更换等多因素对喷枪使用寿命的影响关系,以喷枪制备到使用过程控制的全局观念,制定了延长喷枪使用寿命的综合技术方案。通过四方面的技术研究、多方面的技术综合以及工业性试验,开发出了可靠的长寿命综合技术,并在实际生产应用,使喷枪使用寿命延长2.68倍。
炼钢除尘灰气力输送的高温问题与对策
陈永乾
2010, 26(3):  63-65,7.  doi:
摘要 ( 7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管道气力输送原理,对吸排车运输炼钢除尘灰工艺过程的高温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讨论与总结。一些钢铁厂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运用气力输送罐车工艺具有全过程封闭零污染、节约水资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但钢铁厂特别是炼钢LT法除尘灰的高温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来予以解决。
综述
新型LF精炼渣深脱硫研究进展
彭其春;徐 欢;田 俊;陈永金;刘光穆;左 著;刘合萍
2010, 26(3):  66-70.  doi:
摘要 ( 6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BaO,Li2O,B2O3等替代剂替代精炼渣中CaO,CaF2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展望了脱硫精炼渣替代剂的前景,为今后对深脱硫精炼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BaO,Li2O不仅有较好的脱硫能力,二者还能降低渣系熔点,增强精炼渣的流动性,并且使用Li2O比BaO效果要好;(2)BaO加入量在5%~25%范围内较合适,Li2O在渣中的添加量小于15%较合适;(3)B2O3在渣中的加入量在10%以内时可以替代CaF2,减少CaF2对炉衬的侵蚀和对环境的污染(以上为质量分数)。
国内转炉一次烟气除尘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郭 红;程红艳;陈林权
2010, 26(3):  71-74.  doi:
摘要 ( 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转炉一次烟气除尘采用的技术,即传统OG法、新型OG法、半干法和干法除尘(LT法),总结了各种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达到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冷却方式和能源消耗的优缺点,着重阐述了干法除尘工艺节能和环保的巨大优势,指出了干法除尘为国内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的发展方向。对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干法除尘工艺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转炉污泥球团制造工艺的探讨
颜根发;金永明;邢献炳;朱培伦
2010, 26(3):  75-78.  doi:
摘要 ( 14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炉污泥资源化处理较合理的循环模式是小循环模式,即将转炉污泥制成碱性球团直接返回转炉。分析了5种转炉污泥球团的制造工艺,从成品球的抗压强度、冷却效应、含水率、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5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中温焙烧工艺是较佳工艺。中温焙烧工艺的关键设备是中温焙烧炉窑,最合适的炉窑是已获国家专利,专为焙烧转炉污泥球团而设计的横流式中温竖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