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某炼钢厂高碳钢类小方坯出现的形状紊乱、不规则振痕问题,通过对高碳钢表面振痕特征的观察,结合金相显微镜对典型缺陷位置纵断面腐蚀形貌的分析,探讨了铸坯异常振痕的形成过程。分析认为,铸坯与结晶器间润滑不良、摩擦阻力过大是导致高碳钢连铸坯表面出现振痕弯曲、外凸甚至铸坯表面搭结的主要原因。实践表明,通过将结晶器振动的振动频率及振幅分别降至180次/min、4.2~4.5 mm,保护渣的黏度及熔化温度调整为0.18 Pa·s、1 030 ℃,优化改善后,保护渣的消耗量从原来的0.18 kg/t增加到0.31 kg/t。最终,高碳钢的表面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铸坯振痕平整、有规则,轧材结疤返废率由3 %~4 %降至1 %以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