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生产IF钢时,RH精炼时间过长的生产问题,进行了工艺现状调研分析,认为脱碳前、后期脱碳速率过低是限制性环节。为此,对影响脱碳速率的主要工艺,即压降制度、循环气体流量、废钢加入量及RH进站碳含量控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脱碳前期预抽真空可以消除脱碳平台,提高前期的脱碳效率。脱碳后期将循环气体流量从3 000 L/min 增至3 666 L/min,可增大钢水循环流量,提高脱碳效果。废钢对终点碳含量影响较大,应对废钢的加入量严格控制且在脱碳后期加入。实施优化措施后,脱碳前期与脱碳后期表观脱碳速率常数分别从0.05,0.03 min-1提高至0.226,0.07 min-1,平均终点碳含量与脱碳时间分别从15.5×10-6和17.5 min下降到10.2×10-6 和14.4 min。